福建省福鼎市的沙埕湾跨海大桥主桥实现了精准合龙
2020年8月17日凌晨0:18,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的沙埕湾跨海大桥主桥实现了精准合龙,其高程及轴线误差均控制在4mm以内。沙埕湾跨海大桥的合龙,真正实现了南北贯通,形成了闵浙沿海便捷的交通走廊,为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沙埕湾跨海大桥主桥为采用半漂浮体系单侧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主跨采用钢箱梁,跨径535m;考虑主桥南、北侧边中跨不同和桥址区风速较大的特点,主梁中跨采用封闭扁平流线型钢箱梁,北侧边跨采用混凝土箱梁,南侧边跨采用钢箱梁,主桥跨径布置为(49+58+61)+535+(198+60)=961m。
沙埕湾跨海大桥主跨第一片钢箱梁于2020年5月2日晚顺利起吊,由于位处闵浙交界处海域,七八月为台风高发期,为确保施工期间结构安全,主跨钢箱梁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合龙,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台风对桥梁建设的影响。除工期紧张外,还需克服新冠疫情等极其不利的因素,监控工作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我单位凭借多年丰富的施工监控经验,积极指导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对应调整监控方案,同时借助本团队自主研发的桥梁施工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辅助工具,及时了解各个施工环节现场的实时动态,在确保数据准确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现场数据反馈的效率,保证了监控指令的精确性和实时性。监控组也针对主跨钢箱梁施工期间采取的抗台预案和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模拟计算,将每片梁的工期由原计划的5天成功缩短至4天,甚至3天,主跨35片钢箱梁吊装施工仅105天,累计节约工期超过一个月,为大桥的顺利合龙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合龙前,我单位采用空间精细化模型,兼顾纵桥向整体线形及结构内力,对全桥索力分配进行了优化计算。索力调整后,由于此时结构处于最大悬臂状态,结构受风力及阳光照射的因素影响较大,我单位对合龙口姿态、宽度及温度等参数进行48小时连续观测,以此确定合龙段的配切方案及最佳的合龙时间。最终,实现了沙埕湾跨海大桥主桥轴线及高程误差在4mm以内的高精度合龙。
合龙后在主塔偏位、斜拉索索力、结构应力等监测关键指标情况良好,均在合理可控范围内,为2020年年底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单位也将做好后续各项工作安排,继续为沙埕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高品质的服务。